長征路上悟初心 ?農家院里聽意見
——金沙縣縣級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檢視問題
與群眾座談,請群眾提意見。劉有飛 攝
1935年,中央主力紅軍從后山鎮梯子巖、大塘、江口三個渡口南渡烏江,佯攻貴陽、調出滇軍,巧妙地跳出了蔣介石的合擊圈,把幾十萬敵軍甩在了烏江北岸,完成了四渡赤水的收官之戰。
近日,金沙縣縣級黨員干部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,沿著紅軍當年南渡烏江的足跡,重走長征路,深入巖腳寨、肯池等村民組群眾家中走訪,虛心聽取群眾意見,現場為群眾解難題、辦實事。
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,途經幸福社區食用菌種植基地時,金沙縣委書記梁錚深入基地了解種植戶的困難和問題,現場與群眾探討發展路徑,鼓勵種植戶要堅定信心決心,掌握好產業發展“八要素”的有關要求,優化組織方式,主動參加技術培訓,既對接好市場,實現基地與市場的有效銜接,又強化和周邊群眾利益聯結,實現互利共贏,努力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。
路過烏江邊上的貴山社區時,村民李少江反映“我們這條路以前是泥石路,現在是硬化路,但是因為坡陡彎急,有點滑,有一定的危險性,希望幫忙改一下,做個安全防范?!苯浾J真研討后,參加活動的縣政府領導同志現場回復:“一是先落實防護工程,解決現行的安全隱患;第二是進一步踏勘,如果具備改造條件就改造優化,徹底解決問題?!?/span>
貴山社區肯池組李光啟家老院子有百余年的歷史,是典型的黔北穿斗坊木結構建筑,李光啟在修建新房時,把老院保留了下來。據老人們回憶,當年紅軍渡江作戰時,曾有紅軍戰士來到這座老院,并給群眾討要竹子,扎伐渡江。
重走長征路的“大部隊”在這里駐足觀看時,群眾紛紛聞訊趕來交流。村民張廷華反映:部分村校等辦學點因為生源等問題,已經辦不起來了,現在的學校整合,到鎮上讀書,遠的地方有10來公里,學生周日返?;蛘咧芪寤丶?,要么走路,要么三輪車帶,有安全隱患。希望解決7座或9座的農村公交。
復員軍人楊書權反映:貴山社區打砂場還有2公里的路沒有硬化,希望爭取資金把這條路硬化了。
重走長征路。劉有飛 攝
院子里,群眾越聚越多,發言踴躍,自然形成了一場院壩會。有提教育配套設施的、有匯報易地扶貧安置情況的、有談產業發展的、有說旅游規劃的……
參加入戶走訪的同志都一一記錄,認真作答。
李濤在交流中指出,民有所呼我們就要有所應,主題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為民服務解難題,對大家提的問題有關部門要建立好臺賬,當下能夠整改的一天都不耽擱,需要創造條件的,想方設法盡早解決,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。
今年88歲的村民李祥太激動地說:“紅軍長征來肯池的時候我才4歲,雖然沒有太深的印象,但經常聽我父親說起,紅軍很守紀律,對群眾很客氣。哪怕要砍一根竹子,都要給群眾說清楚。當年紅軍來的時候,李光才(貴山社區支書)的奶奶鄭氏還炒了一斗包谷的包谷花送給紅軍,紅軍戰士堅持要付錢。今天,縣里的領導來到我們這么偏僻的地方,當我老遠看見他們舉著黨旗,唱著革命歌曲,排著隊走進我們寨子,同時虛心向我們請教,誠懇答復我們問題時,我感覺當年的紅軍又回來了!”
據悉,金沙縣在主題教育中,堅持開門搞教育,黨員干部主動下沉一線調研、主動進村入戶檢視問題。截至目前,共收到問題線索、專項整治和檢視問題1002個,已辦結熱線反映問題3個,檢視問題整改落實373個。(李炳紅 王先剛?張人?。?/span>
重走長征路經過紅旗渠。劉有飛 攝